为了打破传统陈旧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结合青岛版教材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我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下面仅就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谈一下体会。
一、变“复习导入”为“情境导入”
用复习旧知的方式导入新课,几乎是传统数学课堂的“开课礼”。如果复习题设计的精巧富于趣味性,那么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按照常规的乏味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就极易造成课堂上“烦”“闷”“躁”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后就会降低一节课效率。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埋怨学生“不听话”,而应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能够引起学生的的学习兴趣,是成功教学的开始。创设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本节课就已成功的一半。这里所说的情境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个卡通人物、一场活动、一幅图片、一段音乐、一段视频等等。只要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可。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后,再借助情境顺势抛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拾音器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发动机”,“问题情境”是创新的“孵化器”。数学家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授《圆的周长》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轻松优美的音乐中欣赏广场风景,再从广场的长方形草坪和中央喷泉中抽象出长方形和圆形,复习长方形的周长后,顺势抛出一个富裕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如果沿圆形中央喷泉走一圈,所走的路程是什么?那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在这样一个“问题意识”的去试下,学生的探索与万十分强烈,很快就进入了“探讨问题”的活动中,这一堂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新知识,有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变“灌输”为“引探”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灌输”环绕着整节课。教师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讲解有时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但大多时候却会起到反作用----学生犹如听催眠曲,一堂课下来,脑子几乎空空的。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师生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形成新的学生观,新的师生观。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不应成为知识的灌输者,教学中的权威,而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再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创新的主体力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人,是一个拥有自主意识的人,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我们要为他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生新发展的课堂。“引探教学”或“诱思探究教学”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自主建构、实践创新”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越来越多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比如还是在教授《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动画演示圆规画圆,让学生观察。出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画圆的经验。发现圆的周长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有关,也就是与圆的半径和直径有关。多媒体创设情境,提供了条件,然学生找到了研究探索的“切入点”,然后学生分组做实验,测量自己准备的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完成实验报告表,小组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探索出实验规律,教师对规律加以总结,全班同学用这一规律解决相关问题或自主设计一些与这一规律有关的问题来解答。在本节课中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在本节中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喜人局面。
三、课堂中设“市场”
学术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重要科学。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是利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身边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如购物、购房、股票、旅游、时间安排、设计、核算、存取款等,为了培养学生感知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我在某些学学教学活动中模拟了生活中的“市场”这一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如学习了“百分数、百分率、银行利率”等知识后,我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小小银行”指导学生在虚拟银行里学习存款、汇款、取款、带快、计算利息等,在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深刻体会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使课堂走进生活
发现身边的数学,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青岛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如果用心设计每节课都可以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都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身边的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快乐。如在学习《长方形周长计算》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计算周长的方法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迎接国庆节,老是想请同学们把我们的黑板装上闪光灯线,那么,老师的准备多少米灯线?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在身边,学生显得异常兴奋,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很快找出解决问题的两个关键:一是要知道需要多少米灯线,二是要知道每米灯线要多少钱呢?“询问”“调查”(课外实践)。怎样才能知道需要多少米灯线呢?学生讨论后很快发现,其实就是黑板的周长,那么所有的问题,在同学们的参与中迎刃而解。我继续引导:谁还能发现你身边的与周长有关的数学知识?你能解决吗?学生参与中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其实很简单,很快乐。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数学课堂教学走进了春天,呈现了一派新气象。变“复习导入”为“情境导入”符合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变“灌输”为“引探”实现了“教”与“学”的转变,优化了课堂教学,并形成了新的师生观、学生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中设“市场”,体现了现代教学的新理念,使学生真正的学数学用数学。但是新课堂教学对于我来说还是一种新的尝试,还需要我不断的探索改进。我坚信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实现教学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