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西山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4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祷( dǎo )告 菡( xiàn )萏 须叟 脸颊
B、一刹时 绝别 花团锦簇 持之以衡
C、自作主张 模模糊糊 时晨 混( hǔn )为一谈
D、叛逆 恍然大悟 小心翼翼 嘈( cáo )杂
2、下列句子当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B、王几何老师的一堂几何课,让全体同学充分享受了天伦之乐。
C、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科目。
D、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默写(8分)
(1) ,把酒话桑麻。
(2)山光悦鸟性, 。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4) ,志在千里。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6)第二届夏季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20时在中国南京开幕,喜迎各国嘉宾,我们可以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解释下列划线词语。(2分)
(1)传不习乎 (2)饭疏食饮水
6、翻译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则用了什么修辞?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8、你对文中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荷叶 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②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9、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心境变化的词语。(2分)
烦闷—— ——
10、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写起?(2分)
11、第四小节“繁杂”如果换上“淅淅沥沥” “哗哗” “滴滴答答”等拟声词是否更具体形象?为什么?(2分)
12、第四小节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两缸莲花的不同命运,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不同的结局,并指出形成不同命运的原因。(3分)
白莲:
红莲:
原因:
13、“母亲啊!你是和也,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其中,“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⑾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⑿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14、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2分)
15、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3分)
16、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2分)
17、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3分)
四、综合性学习。(4分)
18、在下列词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温馨提示:对联讲究对偶)
四面荷花三面柳 白首方悔读书迟
竹直心虚乃吾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一城山色半城湖
黑发不知勤学早 水性淡泊是我师
五、写作(50分)
19、题目:瞧,我这不一样的
要求:(1)从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任选一个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有真情实感,恰当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彰显人物个性。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