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首页 | 学部概况 | 校园风光 | 组织机构 | 领导班子 | 荣誉成果 | 体育特色 | 艺术特色 | 西山课堂 | 学生作品 | 校园生活 | 班班通 | 毕业墙 | 服务保障 |
对讲台,对课堂,你又有什么样的认识?究竟为什么要教,怎样教,教什么?
剥离课堂的表象,让我们来看看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吴非的观察和思考吧。最近,他的新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记录了他对这个问题的多角度理解,小编摘录一二,也许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正如吴非所言:“在课堂上,我常想,这些儿童和少年,这些未脱稚气的青年,现在他们坐在这里,几十年后的某个时刻,他们的思绪忽然飞回童年的课堂、青春的教室时,脑海中会闪现什么样的瞬间,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
学习未必要“当堂”——课堂不是解决听、讲、练、评的万能场所
“当堂讲,当堂练,当堂评”,小学低年级、中年级教学常用此法,但并非所有学科和所有学习年段都可以套用此法。听过几次中学的“当堂讲,当堂练,当堂评”的作文课,急急忙忙走完程序,效果都不太好。学生都知道今天这节课有三个程序,他必须“跟着走”,在每个环节不能落后,否则他完不成任务,“老师也完不成任务”——他的课,是上给听课教师看的。
有小学名师借班上示范课,当堂讲,当堂练,每人写两百字一段话——小学生的两百字,从选材、构思到表达,没有半节课是不可能的,然而,开始“练”时,就只剩下18分钟了。在还剩5分钟时,绝大部分学生没写好。看着演不下去了,名师走到台前,对台下1000名来“取经”的老师说:“这节课来不及了,我把我的设计告诉大家:学生的写作可能会有如下问题……我针对这些问题,打算这样讲,一共三点……”真不明白这样的课在“示范”什么,更不明白老师们如何跟他学。这种简单化的教学模式,只要试几次,有点反思,就能发现不足之处,为什么不动动脑筋呢?
“当堂讲,当堂练,当堂评”易流于形式,教师常常为了听课人而“指导”和“讲评”。然而,因为这种一切要“当堂”的考虑,学生的“学”反而被忽略了。不止语文,其他科目也未必都要“当堂”。
有些课不一定需要PPT——使用新技术也要遵循“慢”教育的真谛
从前听课,教师随讲随写的板书,往往能看出他的“底子”:有的很讲究,下课时看黑板,结构一目了然;有的气韵流动,才气逼人;有的板书很快,一边和学生对话,一边概括出学生的思考……现在有了投影设备,一些教师逢课必用,公开课上完,黑板上往往一个字也没写。中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课,政治、历史和地理课,适当使用多媒体,很有帮助。小学教学要少用多媒体,要尽量让儿童养成纸书阅读和手书习惯。
我上课不愿用多媒体,并非是这个技术有多难学,而是有顾虑。语文课,特别是小学阶段,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想象出画面,这是形象思维范畴的教育。但如果教师上课直接放出一幅幅幻灯片,我觉得有可能取消了学生的“想”,时间长了,学生就懒得再想了,适应了“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想象力,凭借语言文字的表达,感悟文学艺术之美的能力。但是,课堂教学滥用多媒体有可能毁坏他的想象力。
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多媒体,也导致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一些老师被自己的“课件”套牢,从而失去最有价值的教学契机。教师在课堂上不像学习的引导者,而像个放映员。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走进了课堂,加快了课堂进度,可是,教育的特征是“慢”,人在发展中的一些过程不能被替代。
语言代表了教师的职业修养——课堂不能传播野蛮、落后的等级观念
有位资深特级教师巡回演讲,介绍教学经验,意外地听到他一口一个“差生”,莫名惊诧。比如,他的话题有“如何转变差生”、“我是怎样和差生交朋友的”、“差生为什么也能成功”、“差生也能考上‘一本”’……我先是惊奇,然后不得不克制,最后不想掩饰自己的厌恶。
从教二十多年,他就这样看待学习有困难、考分低的学生。面对教师群体,他能这样无所顾忌地说“差生”,我相信,以这种语言修养,他也一定会在课堂上伤害学生。
教师的职业语言应当高于社会文明水平,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文明示范。教师语言粗俗,甚至低于学生修养,不仅会造成学生感情上疏离,他的学科教学也不会有正常的结果,体现的是落后的教育观。
有个老教师,提到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说“又多了个拉板车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拉板车”在城市被认为是“低贱”的行当,文化人政治上入了另册,就“下放”,去“拉板车”。可以想见,教师在课堂传播野蛮、落后的等级观念,鄙视劳动者,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有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
不必在意学生发言的对与错
——课堂应当允许自由言说
学生课堂发言究竟有没有对错?
我总是对学生说: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你们这么年轻,会犯的错误还在后面呢。为了以后少犯些错误,你现在要大胆地尝试,把以后可能的错路堵死。
我也对老师们说:上课发言说错了的学生,我对他的学习状态有数,而从不开口的,我没把握,有时很难做出判断。
我不想让学生觉得发言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我想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哪怕是错误的见解,中小学课堂应当有这样的自由言说。有些问题,一节课没弄清,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也不说明你今后就是这个水平。学习在进行,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我是老师,但我和你们一样,一直在学习。
学生发言太啰嗦应该怎么办?
估计很多老师和我有同样的经历:课堂提问,没想到有个爱说话的学生站起来,侃侃而谈,说远了。这时候,教师应当怎么办?
一次有位学生举手发言,我知道他涉猎广泛,喜欢引经据典,等他讲了五分钟之后,同学有厌倦之情,有埋怨声,但发言的同学仍然滔滔不绝…
我一直不动声色,认真地听,我想弄清他是在什么地方出了毛病,变得这么哕嗦。他总算说完了,我笑着说:“这是我本学期听到的最长的发言。”同学们笑,他也不好意思地笑。我说:“能这么长时间地解答我的问题,说明你很有耐心,而且你担心大家听不懂,怕我们误解你的意思,在几个地方,你特别做重点阐述,甚至不惜翻来覆去。”同学们又笑了。我却很认真:“我觉得你的讲话主要想表达三个方面的意思,是吗?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讲话压缩为三句话?”他在想,我在等,同学们也变得专注。
是哪三句话呢?他又开始说了,这回,他说得比较简要,但每个“意思”他仍然要说十几句话。我说:“我觉得你这回比先前的话简要多了,但能不能再简约一些?”我帮他筛选,归纳,帮他从讲话中提取关键意思,黑板上出现了三个短语,他如释重负地坐下了。同学们认真倾听,没有任何人嘲笑他,教室里所有的学生关注了我们的对话,看到了“学”的过程,他们可能会借这个例子反思自己的学习。
对冷漠的观众可以表明自己的愤怒
我上课时,注意到有些学生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私下还嘲讽主动参与对话的同学,这种风气,常常让课堂交流处于停滞。
有一届某个班,有少数学生私下总是不停地嘲讽发言的同学。也许他们在初中接受了过多的应试训练,只会做题,不愿交流,虚荣心强,怕出丑;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自私狭隘,不愿把个人思考与同学分享。弄清他们真实的想法后,我感到庸俗的风气污染了课堂,而我对此几乎无能为力,毕竟他们是青年了。我对教育的绝望感,并非来自体制的僵化和社会蒙昧,而常常来自青年一代的自私和冷漠。
当年我向那群17岁的青年学生直言:为一个简单明了的学习常识,我向你们劝说了一年,仍然劳而无功。你们真的会认为我会对你们有着美好的记忆?时隔多年,仍有学生记得我说话时的神情。
教师可以向学生表明自己的愤怒。
聪明的老师让你课后满腹狐疑——课堂上不能只“告诉”而是让他自己去“寻找”
很多人对教师教学的认识有误,仍然把自己当作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无视学生思维品质成长需要。我在从教之初也有过这种误识,但很快就发现,我的“教”,远不如让学生能“主动地学”。我的工作是为了让他获得发展,他不是任凭我雕琢的玉石或木头,他是有灵性的人,我的任务是让他“敢想会想”。
胡适和鲁迅都是了不起的教师,但风格迥异。曾有人论胡适,说他像个惊叹号,善于激励青年,而鲁迅像个大问号,总是推说不知道怎么办,逼使青年去冥思苦想。青年要奉鲁迅为导师,鲁迅则从不接受,主张让青年自己去寻找。经历了一些冒险式的学习,有些东西才能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时不时地在起作用,即所谓的经验与方法。
一节课,上得学生心旷神怡,上得学生如沐春风,让学生如醉如痴,渴望着下一次课,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学状态。然而,在当今,我常常想的是,怎样才能让他们在下课时“满腹狐疑”、“满脸困惑”,而且我不想“告诉”,即使时间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