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本身是一种交际性语言。英语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却把英语当成孤立的语言知识来教,忽略了学生语言技巧、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这种浅层次的教学不注意给学生提供语境,并引导他们接触和熟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逐步克服母语文化语境所造成的思维障碍。
一、我们知道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在此,我想谈谈我在英语教学生活化方面的实践体会,即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成为真正的语言交际过程。
二、为什么要提倡生活化的英语教学呢?
1、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活泼好动,反应灵敏,模仿能力强,形象思维占优势。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设置各种课堂小情景,既生动有趣,有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能力出发,拓展开来,完全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教学过程”部分提出“教师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教育家Jespersen说:“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尽量的事去做,而且用英语做。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是不时地洒点水,他必须全身投入水里,感到自然……”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以下实践:
一、 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氛围。
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是好课的基础。开课之前,首先问学生:“Are you ready? Shall we begin now?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可以上课了吗?”听似一句简单的话,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师把学生当作了朋友,用商量的口气和学生对话,学生们听来感到特别亲切。在英语课中最可怕的是学生在压抑的环境下学习。学生的情感得不到释放,看上去课堂纪律良好,小手频频高举,回答问题有条有理,但他们是在迎合教师们所需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答案,不是主动的求学者。如果在课上展示一张美丽的画面,一个班的学生都会发出‘哇’的一声赞叹;而另一个班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表现得极为安静的话,那么我会认为第一班是正常的;而第二个班是非正常的,这些学生的情感是长期受到压抑的,久而久之,学生不但知识学不扎实,能力跟不上,甚至还会出现心理障碍。面对丰富的语言教学,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做、敢笑、敢哭、敢爱、敢恨。
二、创设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教育者的任务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项过程、体验某一结论。
我曾设计了一节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动物和食物单词来进行交流动物们的生活习性的活动课。标题是“DINNER PARTY”,课前我在黑板上画好森林,在教室的各处摆上不同的食物。全班每人都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扮演一个动物,通过设置到森林里参加晚宴这一情境,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 “What do you like to eat?”等新句型,巩固了事物单词。学生在这次学习过程中丰富了生活经历,发展个性;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从乐趣中获得了知识。